男性饮食

首页 » 常识 » 常识 » 性激素乱了,招来癌人民资讯
TUhjnbcbe - 2024/10/13 16:23:00
陕西白癜风QQ交流群 http://www.guanxxg.com/news/roll/1568637.html

受访专家:

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副主委刘继红

医院乳腺中心主任曾晓华

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马潞林

本报记者高阳

编者的话:性激素主要包括雌激素、孕激素和雄激素,是人体内重要的催化剂,与性器官成熟、生长发育密切相关,一旦水平发生紊乱,对肿瘤的发生会产生重大影响。在相关肿瘤的治疗上,性激素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

雌激素,乳腺癌的帮凶

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。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年数据显示,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已超过肺癌,成为全球第一大癌。我国年乳腺癌新发病例42万,高居全球发病数第一。乳腺癌的发生与女性性激素异常分泌密不可分。

女性进入青春期后,卵巢开始分泌雌激素、孕激素和少量雄激素。雌激素一方面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成熟,另一方面促进乳房发育、皮下脂肪聚集,让身材变得凹凸有致。但雌激素不是越多越好。“乳腺癌与其他肿瘤一样,病因尚未明确,但可以肯定其与雌激素异常有关。”医院乳腺中心主任曾晓华表示,目前认为遗传、基因突变、机体免疫力下降及激素分泌异常等,是乳腺癌的“推手”。其中有65%~70%的乳腺癌属于内分泌敏感型,即雌激素受体、孕激素受体表达阳性;流行病学也发现,绝经前乳腺癌的比例占到了60%;从危险因素看,初潮早、行经期时间长、绝经晚、肥胖等,包括从未妊娠、哺乳时间少,可能导致雌激素过度分泌,成为患乳癌的高危因素。

早在年,医院的一位专家就发现,乳腺癌患者被切除卵巢后肿瘤会缩小。病理生理学研究也证实,人体的激素如一些生长因子,会刺激组织的上皮细胞生长、分化。如果生长分化过度,就会增加肿瘤发生风险。曾晓华告诉记者,临床上对于内分泌敏感型的乳腺癌,可以注射抑制雌激素分泌的药物;对晚期乳腺癌患者,手术摘除卵巢或进行药物去势,可延长生存期,但不建议年轻的乳癌患者切除卵巢。

现代职场女性工作压力大,熬夜、久坐、饮食不规律都成为雌激素分泌异常的帮凶。曾晓华建议,除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最好能够在适合的年龄生育,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;生育多子女能减少行经时间,降低乳腺癌风险。

孕激素,子宫内膜癌克星

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,以阴道出血和月经紊乱为主要症状,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,70%左右患者为绝经后女性。近年来,该病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,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,占全部妇科肿瘤的20%~30%。

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、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刘继红介绍,子宫内膜癌通常分为两大类:1型子宫内膜癌,又称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,占发病比例的80%以上,多见于年轻女性;2型则与雌激素关系不大,多发于老年体瘦女性。

子宫内膜癌的发生,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、孕激素水平不足有关。刘继红表示,通常情况下,女性月经周期后半段会分泌孕激素以对抗雌激素,不让其持续刺激子宫内膜,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。而孕激素不足,不仅会导致女性排卵障碍,影响孕育,还会带来妇科疾病。若是雌激素过多,子宫内膜长期过度增生,会发展为不典型增生,诱发子宫内膜癌。

刘继红说,导致女性性激素异常的因素有很多,如月经初潮早、绝经年龄推后、不生育、晚生育等。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病,虽与子宫内膜癌没有多少直接关系,但往往会合并雌、孕激素分泌异常,可导致子宫内膜长期受到雌激素的刺激,发生癌变。此外,卵巢肿瘤、脑垂体瘤也会使雌激素分泌异常,增加子宫内膜癌风险。

目前,子宫内膜癌仍以手术治疗为主,辅助以靶向药物、放化疗、激素治疗。针对一些晚期或复发病人,会采用孕激素或抗雌激素制剂治疗。刘继红建议,有家族遗传史、摄入外源性雌激素、有过子宫内膜病变、子宫颈息肉等情况的患者,应定期做超声,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和异常情况。若有月经不规则、出血量多、阴道异常流血等情况,要及时就医。

雌雄激素紊乱,催生卵巢癌

卵巢癌也是女性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,可发生在不同年龄层。在我国,卵巢癌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第3位,约占所有生殖道肿瘤的23%。

卵巢癌的病因至今仍不清楚,可能与遗传、激素、妇科疾病、生育、环境相关。研究显示,有brac1和brac2基因突变的携带者,一生中发生卵巢癌风险高达54%和23%。从性激素分泌来看,围绝经期前后,卵巢功能开始逐渐衰退。卵泡数减少、卵巢萎缩会导致卵巢分泌的性激素越来越少。

有研究表明,雌激素和雄激素可能对卵巢上皮细胞有刺激作用,增加患癌的风险。由于女性的雄激素大部分来自肾上腺,因此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者长肿瘤,会导致雄激素增多。雄激素小部分来自卵巢,多囊卵巢综合征也是导致女性雄激素过高的“主犯”。雄激素水平还受环境影响。比如广泛存在于塑料制品中的塑化剂,其分子物质进入人体后,也会干扰雄激素生成。此外,不婚不育、高脂饮食、化学因素、X线照射、病毒感染等也可能是影响卵巢癌发病的因素。

卵巢癌最彻底的治疗方法还是手术,如果用药则要小心,通常不使用雌激素药物。针对一些身体瘦弱、恶性程度高的患者,有时会采取高效的孕激素治疗来对抗雌激素,以平衡激素水平,起到一定止痛、抗肿瘤作用。

刘继红说,卵巢癌目前没有预防手段,但戒烟、避免高脂饮食、控制体重,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。此外,适时生育分娩,也能对卵巢起到一定保护作用。对于有相关基因或家族史人群,可进行预防性的卵巢切除或人工去势,但不建议年轻、有生育需求的人采取此方法。另外,提醒想要补充雌激素来缓解更年期症状的患者,医院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,如使用不当,可能增加患癌风险。

雄激素,前列腺癌推手

前列腺癌是男性发病率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癌,死亡率居第五。总体来看,前列腺癌预后较好,中国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66.4%,欧美等发达国家达90%以上。

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马潞林表示,流行病学发现,前列腺癌是雄激素高度依赖性的肿瘤。例如古代的太监一般是不会患上前列腺癌的。因为男性体内的雄激素90%来源于睾丸,睾酮素是睾丸分泌的重要雄激素,少部分由肾上腺分泌产生。通过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也发现,使用内分泌治疗药物,使睾酮素降至去势水平,阻断雄激素,可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。但对于中老年有补充睾酮需要的男性,也不必过于担心,睾酮增加不会必然引发前列腺癌,可能与雄激素受体数量饱和有关。另外,即使是前列腺癌患者,睾酮治疗也不一定增加复发风险或影响生存。目前指南对睾酮替代治疗的观点是:进展性或转移性前列腺癌是睾酮替代治疗的禁忌证,低危前列腺癌或有前列腺癌病史的男性不是睾酮替代治疗的禁忌证。

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。通过对90岁以上男性老人解剖发现,他们几乎都存在前列腺癌。临床发现,很多80岁以上前列腺癌患者也多呈低危水平,保持观察即可,甚至不用积极干预治疗。对于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应尽早进行手术,晚期、身体较差的患者,以药物和放疗为主。

目前流行病学已证实,前列腺癌与饮食和营养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。马潞林讲到,曾有一位美国肿瘤专家在上世纪90年代来到中国,当时快餐业在国内刚刚兴起,他就预言再过20年,中国前列腺癌可能要进入高发期了。年,美国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,高脂饮食是前列腺癌的“恶之推手”。摄入过多高脂肪、油炸食品后,机体代谢水平低,会使得抑癌基因突变,清除不掉癌细胞,免疫力下降,诱发癌症。

预防前列腺癌,专家建议:合理饮食,限制高油高脂;还要适当运动,可选择慢跑或者游泳;保持心情愉悦、充足睡眠,可平衡体内激素水平;40岁以上男性定期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。▲

1
查看完整版本: 性激素乱了,招来癌人民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