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,24岁的小佳献血后回到家中,被妈妈发现了手上的针眼。爸妈得知她偷偷跑去献血后,立即对她进行了一番“批斗”。他们非常不理解小佳为什么要去献血,认为献血会对身体有伤害,还可能会感染疾病。
就在上个月,小佳爸爸做手术大出血,医院紧急输血,小佳妈妈看到用血费用后,更严肃地对小佳说:“你无偿献血,用血竟然这么贵,你以后别再献血了,都便宜了别人!”
献血属于无偿性公益行为,它在医疗用血领域,有着举足轻重地位,能够挽救很多濒临死亡的生命。但是当下依旧有不少人始终不敢踏出无偿献血的“第一步”。
这是因为他们觉得献血会影响机体健康,而且就算献完血,等需要用血的时候,还需要花大价钱购买,得不偿失的事情没人愿意干。
为啥献血无偿用血却有偿?真相究竟怎样?医生给出确切答案。
01关于献血
1、献血年龄:
18周岁至55周岁(既往无献血反应,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,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,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)。
2、身体健康状况标准:
①体重:男≥50㎏,女≥45㎏。
②血压:
12.0Kpa(90mmHg)≤收缩压<18.7Kpa(mmHg)8.0Kpa(60mmHg)≤舒张压<12.0Kpa(90mmHg)脉压差:≥30mmHg/4.0Kpa。
③脉搏:60次/min~次/min,高度耐力的运动员≥50次/min,节律整齐。
④体温:正常。
3、有传染性疾病、重要器官有严重疾病、地方病等都不能献血,有感冒、腹泻、或女性月经期前后三天等情况要暂缓献血。
全血献血间隔:不少于6个月。
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:不少于2周,不大于24次/年。因特殊配型需要,由医生批准,最短间隔时间不少于一周。
单采血小板后与全血献血间隔:不少于4周。
全血献血后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:不少于三个月。
1.降低心血管病风险
研究表明,献过血的人5年后患冠心病的比例比未献过血的少86%;献血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几率与同期未献血者相比明显降低;在3年中,献血者患心血管病的危险仅为未献血者的1/2。
2.减少癌症的发生率
有证据表明,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%,罹患癌症的几率就提高。男性坚持经常适量献血,能够降低体内铁含量,从而降低癌症风险。女性因月经周期失血损失了一定量的铁质,故未发现女性的铁含量与癌症发生有明显关系。
3.增抗病能力
适量献血可刺激人体骨髓的造血功能,使其始终保持青春时期的造血状态。而且,定期献血的人在应付身体可能出现的失血时,会比别人有更迅速的反应。
4.促进新陈代谢
献血可以促进新陈代谢,因为献血后,人体内血液的减少会刺激造血器官加速血细胞的产生,新生的年轻血细胞不仅能向全身输送更多的氧气和营养,而且具有很强的吞噬病*和抗病能力。
02为啥献血无偿用血却有偿?医生说出实话
一直以来,社会各界人士对无偿献血事业的认识褒贬不一,多数人对国家实施无偿献血,医院临床用血却要有偿地收取用血的患者一笔不菲的“血费”表示非常的不解。
从“无偿”到“有偿”,血站提供的血液是无偿献血者无私奉献的,不需要任何成本支出的,为什么医疗临床用血不是免费的呢?
对此,中国输血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表示,血液本身不是商品,不能用金钱衡量,但血液从采集到临床使用存在成本消耗产生的费用,部分需要由用血的患者承担。
总体来说,患者在接收输血治疗后,临床用血的相关费用可以简便直观地划分:一部分产生于血站,即“血站制备血液的费用”;医院,即“配血费”、“储血费”。
这也就是说,血液虽然是献血者无偿捐献的,但血液在用于临床患者之前需要经过一系列处理过程,包括采集、分离、制备、检验、储存和运输等,涉及场地设备、仪器材料、人员及管理等成本。
《献血法》还规定,无偿献血者临床需要用血时,免交上述费用。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,按照省级*府的规定免交或减交上述费用。
03献完血后,一定要注意这几件事
1.注意保护针口,避免感染
献血完毕之后,要用消*棉花长按住伤口3-5分钟,当然也可以久一点,觉得已经止血之后可以放下,如果有什么异常的话,及时告知在场的医务人员,然后回去之后,短期内也不能让伤口碰水。
2.尽量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
在运动方面,献血后除了注意休息之外,还要适当的克制自己,短期之内也不要进行一些剧烈的运动,工作的时候也不要做哪些搬搬抬抬的工作,能不做就不做,能偷懒就暂时偷一下懒。
3.注意饮食
献血后建议多饮水,适当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以及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。含铁丰富的食物包括肉类,牛肉、猪肉、羊肉、鸡肉、鱼,可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,能够加快造血细胞的恢复,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,也不要大量的饮酒。
4.其他
如果献血后发现针口附近有瘀肿现象,是血液渗入皮下组织所致。出现这种情况不要慌张,可于献血后48小时内冰敷,48小时后用毛巾热敷,瘀青一般于10~14天左右消散,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