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口腔健康是儿童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儿童口腔疾病位于儿童最常见的疾病前列,对儿童的生长发育、学习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。
WHO及许多国家均已将儿童作为口腔疾病防治的重点人群。年6月1日是第42次上海口腔卫生日,本次口腔卫生日主题为“减糖绝非小事,健康源自口腔”。
如何科学鉴别糖类,远离添加糖?
让我们通过以下知识点的学习,培养儿童口腔健康行为,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!
减糖来减添加糖
糖分为非游离糖和游离糖。
非游离糖对身体危害较小,是指天然存在于新鲜水果中的果糖、蔬菜中的糖和奶类中的乳糖及谷薯类中的淀粉。
游离糖对身体危害较大,常分为两种,一种是存在于纯果汁、浓缩果汁及蜂蜜中的糖,尽管其常给人以“天然”和“健康”的印象,但也是游离糖。由于完整水果中的糖由一层植物细胞壁包裹,消化过程更缓慢,所以新鲜完整的水果不易致龋,但水果制成果汁后成为游离糖,致龋性就会增加。另一种游离糖是指在食品生产、制备、加工中,添加到食品中的蔗糖、葡萄糖和果糖及糖浆,也称添加糖。
各人群均应减少添加糖(或称游离糖)的摄入,但不包括天然水果中的糖和主食中的天然碳水化合物。
添加糖的危害
饮食中的糖是龋齿最重要的危险因素;添加糖与饮食质量不佳、肥胖和慢性疾病风险有关。摄入添加糖,尤其是通过饮用含糖饮料摄入添加糖会增加总能量摄入,可能会降低其他营养食品的摄入,造成膳食不平衡,导致体重增加,并加剧慢性疾病风险。
合理化建议
添加糖的推荐摄入量
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g,最好控制在25g以下,糖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%以下。
多喝白开水,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
果汁饮料、碳酸饮料中含糖多,每ml含糖饮料中平均含有添加糖7g。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喝白开水,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。人体补充水分的最好方式是饮用白开水。在温和气候条件下,成年男性每日最少饮用mL(约8.5杯)水,女性最少饮用mL(约7.5杯)水。
减少吃高糖食物的次数
为达到相应的口味,一些食品在加工时也会添加很多糖,如饼干、冰淇淋、巧克力、糖果、糕点、蜜饯、果酱等,应减少这些食物的摄入频率。
外出就餐时注意减少糖摄入
餐馆里的很多菜品均使用了较多的糖,如糖醋排骨、鱼香肉丝、拔丝地瓜、甜汤等,因此,外出就餐时,如选择这类菜品应适量。
烹调食物时少放糖
烹调菜肴时应少放糖,或者尝试用辣椒、大蒜、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以取代糖,以较少味蕾对甜味儿的